辊筒轴与筒体
辊筒轴两端通过轴承支撑,筒体采用钒钛合金冷硬铸铁等高耐磨材料,表面光洁度直接影响混炼均匀性。
规格以“直径×长度”表示(如φ160mm×320mm),长径比影响剪切效率及适用范围。
轴承系统
滑动轴承:传统方案采用铸铁或青铜轴衬,结构简单但摩擦损耗较高,需定期润滑维护。
滚动轴承:新型方案采用双列滚子轴承+角接触轴承组合(背对背安装),同步承载径向与轴向载荷,抗变形能力提升30%以上。
传动部件
后辊筒通过链条/齿轮驱动,前辊筒由速比齿轮联动,变频调速实现转速动态调节(常见22-60r/min)。
设计方向 | 技术方案 | 效果 |
载荷承载 | 圆柱滚子轴承(径向)与角接触轴承(轴向)组合安装,强化支承角度刚性 | 降低辊筒变形,提升连续工作稳定性 |
温控适配 | 辊筒内置电加热或导热油通道,配合PID温控模块(±0.5℃精度) | 满足硅胶、氟橡胶等高精度温控需求 |
耐磨增强 | 辊面镀硬铬或喷涂碳化钨涂层,硬度达50-60RHC35 | 延长使用寿命,减少粘料现象 |
安全防护 | 集成碰触式急停按钮与防夹手挡板,符合EN1417安全标准 | 降低操作风险 |
类型 | 适用场景 | 结构特点 | 代表型号 |
实验室级 | 研发/小试 | 小型辊筒(φ160mm以下)、开放式机架、手动调距 | Φ160㎜×350㎜ |
工业基础型 | 量产 | 大辊径(φ400mm以上)、滚动轴承配置、导热油循环温控 | φ450㎜×1200㎜ |
高端智能型 | 精密混炼 | 定制化辊面处理、PLC控制系统、双电机独立驱动 |
保养要点
定期润滑轴承(滑动轴承使用干黄油,滚动轴承用稀机油)。
停机后清理辊面残留胶料,避免硬物刮擦镀层。
密尔(广东)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@ 2025 版权所有